时间:2023-05-18 05:32:06
阅读量:1051
来源:清大时代
1.引言
数字化档案是指通过电子手段对纸质文献、图像等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其存储到计算机系统中,以便于管理、利用和传播的一种技术手段。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化档案已经成为各国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本调研报告旨在探讨数字化档案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数字化档案建设提供参考。
2.数字化档案的发展现状
(1)全球范围内数字化档案建设呈现迅速发展趋势。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数字化档案建设项目已超过5000个,各国政府和文化机构在数字化档案建设方面投入巨资,取得了显著成效。
(2)我国数字化档案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根据国家档案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数字化档案总量达到10亿多件,覆盖了各类档案门类和内容,逐步实现了从单一数字化到全面数字化的转变。
3.存在问题及挑战
(1)数字化档案建设投入大、周期长。数字化档案建设需要巨额资金和技术支持,而且需要长期投入,其完善程度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2)数字化档案管理体制仍需完善。当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体制,各级档案机构对于数字化档案的管理还存在方法不统一、责任不清等问题。
(3)数字化档案保护和安全存在风险。数字化档案保存在电子设备中,会受到网络攻击、病毒侵袭等问题的影响,数字化档案保护和安全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4.未来发展方向
(1)加强数字化档案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技术平台建设、数据标准化、存储容量扩充等。
(2)完善数字化档案管理与服务体系。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体制,健全数字化档案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以及加强人员培训和普及,推进数字化档案的利用和传播。
(3)加强数字化档案保护和安全。加强数字化档案的备份和恢复、防范网络攻击等安全风险,保障数字化档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结论
数字化档案建设是当代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当在技术、管理、服务和保护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和力度,不断提高数字化档案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使其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您所提供的任何信息都将保密,我们不会通过任何渠道泄露您的信息。